“1978年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FA足球大数据
第1,466行: | 第1,466行: | ||
3.1978年7月20日,8月20~31日,9月1~11日香港大公报<br> | 3.1978年7月20日,8月20~31日,9月1~11日香港大公报<br> | ||
4.1978年8月15、24~25、27日,9月3~4日新华社通讯稿<br> | 4.1978年8月15、24~25、27日,9月3~4日新华社通讯稿<br> | ||
− | 5. | + | 5.1978年8月25、28、30日,9月1、4、6日体育报<br> |
6.《中国体育年鉴1978》第299~301页<br> | 6.《中国体育年鉴1978》第299~301页<br> | ||
7.南斯拉夫战士队的战术打法特点——观摩一九七八年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体会,[[张恩子]],《中国体育科技》,1979年04期,58~61页 | 7.南斯拉夫战士队的战术打法特点——观摩一九七八年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体会,[[张恩子]],《中国体育科技》,1979年04期,58~61页 |
2025年3月1日 (六) 12:27的最新版本
![]() |
这是一个版权页面,由无情云吞面 创作,并收集数据。如需引用该页面文字、图片、数据,请与原作者联系授权。 |
1978年8月25日~9月3日在北京进行。参加比赛的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六个球队,包括刚果红魔国家队、香港愉园队(1977/78赛季香港甲组联赛亚军)、荷兰业余国家队(即国奥队)、南斯拉夫战士队(Borac Čačak,1978/79赛季南斯拉夫乙级联赛东区第7名)、中国国家队、北京队。
目录
[隐藏]竞赛规程
1.每胜一场得2分,平局各得1分,按各队在同一循环中积分多少决定名次,多者名次列前。
2.一个运动员在同一阶段比赛中,被裁判员出示黄牌警告累计达两次者,即自然停止下一场比赛。
比赛日程
积分榜
名次 | 队名 | 胜 | 平 | 负 | 进球 | 失球 | 净胜球 | 积分 |
---|---|---|---|---|---|---|---|---|
1 | 中国 | 5 | 0 | 0 | 10 | 0 | 10 | 10 |
2 | 南斯拉夫战士 | 3 | 1 | 1 | 16 | 7 | 9 | 7 |
3 | 刚果红魔 | 2 | 1 | 2 | 8 | 6 | 2 | 5 |
4 | 北京 | 1 | 1 | 3 | 5 | 11 | -6 | 3 |
5 | 荷兰业余 | 1 | 1 | 3 | 4 | 10 | -6 | 3 |
6 | 香港愉园 | 0 | 2 | 3 | 4 | 13 | -9 | 2 |
组织委员会
竞赛委员会
裁判员名单
- 裁判长:
周广达
- 副裁判长:
翟家钧、
叶家清
- 裁判员:
约瑟夫·布朗夏尔·安古德、
亨德里克·范埃泰科芬、
陈谭新、
崔宝印、
苏德利、
吴方正、
扈光、
钟博宏、
杨占成、
夏长发、
朱祥德、
张大樵、
苗德恕、
刘敬礼、
林允概、
鲍巨岑、
杨华刚、
陈胜才、
侯仁忠、
游立新、
曹镜鉴
各队名单
冠军:中国
|
|
|
亚军:南斯拉夫战士
季军:刚果红魔
|
|
|
第四名:北京
|
|
|
第五名:荷兰业余国家队
|
|
第六名:香港愉园
|
|
|
- 钟楚维为队长,郑国根、陈世九为副队长。
参考文献
1.1978年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秩序册(部分)
2.1978年8月23~31日,9月1~2、4日北京日报
3.1978年7月20日,8月20~31日,9月1~11日香港大公报
4.1978年8月15、24~25、27日,9月3~4日新华社通讯稿
5.1978年8月25、28、30日,9月1、4、6日体育报
6.《中国体育年鉴1978》第299~301页
7.南斯拉夫战士队的战术打法特点——观摩一九七八年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体会,张恩子,《中国体育科技》,1979年04期,58~6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