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FA足球大数据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为了卖房子而组建的中邦足球
 
(没有差异)

2018年3月11日 (日) 11:48的最新版本


版权图标.png 这是一个版权页面,由雷迪克 创作,并收集数据。如需引用该页面文字、图片、数据,请与原作者联系授权。

第一次触电职业足球

1980年秋,卫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在当时虽然只是一所中专学校,但也是一所在上海、甚至是全国都排得上名的中专。而且在刚恢复高考的几年,考上中专也是非常大的一种荣耀。卫平的性格十分争强好胜,足球作为典型的搏击胜负运动,所以卫平在校期间就是一个狂热的足球爱好者。 1984年,卫平作为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党员,留任粤秀路校区(原上海市机电一局职工大学),从事共青团工作。1989年调任上海市工业党委,卫平经历了5年的文案生涯,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各种资料,写各种报告,起草各种发言稿,卫平的文章行文有序,文采出色,是部门里有名的“大才子”。1993年,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卫平担任秘书一职,这段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也让卫平成为了一个有文化情怀的人。 在浦东新区管委会工作数年之后,卫平被调往大桥集团,随后浦东新区政府组建联洋土地发展公司,卫平又成为了这家政府背景土地发展公司的老总。由政府背景的大桥集团负责组建新的浦东俱乐部,卫平所在的联洋土地也成为了俱乐部的股东之一,因为热衷于足球,卫平也被委任为上海浦东俱乐部的总经理,这也是卫平第一次真正成为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者。

卫平在上海浦东俱乐部上任后,很快就提出了冲A目标,1998年11月,上海浦东足球股份有限公司成建制地整体收购上海汇丰俱乐部航星队,并在当年的甲B联赛中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卫平趁热打铁,为了完成冲A的任务,卫平在2000赛季聘请了刚刚从中国国家队离任的霍顿担任球队主教练,并为球队拉来了8848网站的800万冠名赞助。 当年联洋与8848公司的联姻至今被看作中国足球商务开发的一次经典战例,卫平看准了IT产业刚刚兴起的时机,用球队的冠名权,从8848公司获取了高达800万人民币的赞助合同。不仅如此,借助8848网站的知名度,联洋和卫平的品牌价值获得了空前提升,这次合作,被当时IT媒体形容为“中国职业足球与电子商务的完美婚典”。 虽然卫平为了球队做了种种的努力,但是球队内部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时任上海浦东足球俱乐部主教练的霍顿甚至对卫平大打出手,最终上海浦东队再次与甲A名额失之交臂。 在这种情况下,浦东政府高层逐渐对于经营足球俱乐部失去了兴趣,加上上海中远的强势介入,上海更高层领导也希望利用中远的财力支持,让上海尽快拥有两家顶级足球俱乐部,在此背景之下,2000年10月,浦东足球俱乐部最终以3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转卖给了上海中远。 以当时的交易价格而言,浦东队卖出了高价,卫平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完成了应该完成的工作,赚到了钱。但是作为一名足球投资者而言,卫平心中是不甘心的,他花了三年时间打造球队,还请来了霍顿来执教球队,为的就是一圆他的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之梦。可惜三次冲击未果后,受制于上层的压力,他也只能接受将球队出售给中远集团老板徐泽先的这样一个结果。

为了卖房子而组建的中邦足球

2003年10月,卫平离开了联洋土地,组建了自己的上海中邦房地产集团,借着当年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的东风,迅速做大。在完成上海联洋新社区的开发之后,中邦把触角伸向了珠三角,珠海成为了中邦新的事业重心。中邦集团在珠海的总投资预计达到20亿元,打造总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的“中邦拱北城”。 为了打开当地市场,也为了与当地政府高层搞好关系,卫平重新打出了足球这张牌,2004年1月,上海中邦置业集团正式收购珠海安平足球俱乐部全部股权及一线队和2004年中国甲级足球联赛参赛资格,俱乐部更名为珠海中邦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球队更名为"中邦城市队",聘请了前国家女足主教练马良行担任球队主教练,范志毅担任球员兼助理教练,出征2004赛季的中甲联赛。

但是中邦在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准备大张旗鼓地开展其置业计划时,突然发现与自己一起合作的珠海当地房地产公司竟然有高达几千万元的债务,卫平只得暂时搁置拱北城的开发计划。 卫平搁置拱北城计划之时,中甲联赛已经进行了差不多半个赛季,中邦在珠海的置业发展计划也被拖到了2004年的年中。 在发展机会受阻的情况下,珠海当地在很多方面还是非常支持中邦的,而且当地的球市火爆、赞助商也纷纷加盟。在2004年中邦完成了奇迹,在全部投资仅有一千三百万的情况下,球队居然在马良行和范志毅的率领下冲超成功。但卫平还是动了离念,准备返回上海,去上海滩抢地盘。

实际上,作为一家规模并不算大的房产公司,珠海项目搁浅后,中邦在资金上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养活一支中超球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有人劝说卫平放弃,索性将中超资格卖个大价钱,说不定还有钱赚。但是卫平坚决拒绝,在他看来,他终于可以完成自己率队征战中超的梦想,尽管梦想的实现已经推迟了四年。 2005年中邦经历了一个风雨飘摇的赛季。自身实力的欠缺,让球队始终在联赛积分榜中下游徘徊,上海还有申花和中远两支同城球队,缺乏资源的中邦队生存艰难,处境尴尬。赛季后期,范志毅、申思等大牌球员纷纷离队,球队的内部矛盾彻底爆发,中邦队陷入了一个极为困难的境地,最终卫平把球队转卖给了朱骏,上海联城足球俱乐部收购中超上海中邦足球俱乐部,朱骏担任俱乐部董事长,傅鹏出任俱乐部新总经理,曾在中国打拼多年的巴西人卡洛斯出任主教练。 2006年,上海联城足球俱乐部联城中邦队征战中超联赛。 2008年,上海联城与上海申花合并后,注销中超参赛资格。 实际上,这次球队的转让,卫平的内心是十分挣扎的。一方面球队成绩不理想,内乱爆发让他心灰意冷,德比竞争让他感叹生存艰难。另一方面,在中邦集团内部,因为卫平投资足球非常烧钱,但是回报甚微,所以有一部分股东对于投资足球表示强烈的反对,再加上当时房地产政策收紧,上海楼市一片低迷,中邦公司在资金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奈之下,卫平只能再次选择放手。尽管中邦早早便与九城签订了俱乐部转让合同,但是当中邦队获得2005赛季联赛收官战的胜利时,卫平还是给全体队员发放了最后一笔60万的赢球奖金,就算在现在的中国足坛,这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当时的球队主教练马良行感叹道:“不管怎么说,老板是模子。”后来卫平也曾经跟手下人说,这次转卖俱乐部是最为痛苦的一次。

2007年年底,离开足球两年之久的卫平收购了上海中欧企业集团控股的上海群英足球俱乐部,组建了上海中邦足球俱乐部浦东中邦队,当时中邦集团收购上海群英足球俱乐部的转让公示文件上显示的主体名称是上海中邦城市足球俱乐部,但实际上由于工商注册的问题,最终名称是上海众邦足球俱乐部,一个赛季后又悄然变更为上海中邦足球俱乐部。 2008赛季,卫平将俱乐部迁到了无锡,更名为无锡中邦队,主教练依然是曾经带领珠海中邦队一年内成功冲超的马良行,这也是中邦集团第二次入主一支足球队。实际上这次的收购,卫平打的是跟四年前组建珠海中邦队时一样的牌,希望用足球让中邦集团在无锡的产业项目中打开局面。

但是由于关注度太低,这支中邦队在无锡只踢了一年,就又回到了上海,俱乐部名称也悄然变更回上海中邦足球俱乐部,并开始使用浦东中邦的队名。 由于球队成绩不佳,年年都在保级,卫平渐渐的也没了兴趣,2010赛季的后半段,卫平已经不再会出现在球场边观战了,这在以前的比赛中是不会发生的事情,最终在2011年1月28日,中邦与贵州智诚足球俱乐部达成协议,贵州智诚足球俱乐部以大约500万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上海中邦足球俱乐部的中甲参赛资格。

中邦的东亚姻缘

2010年年底,上海为了2013年全运会男足甲组和乙组的比赛做准备,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中邦足球俱乐部就联合组建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海男子足球队(甲组)举行了签约仪式。上海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毓毅、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韩秀芳、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徐根宝出席了仪式。受上海市体育局委托,上海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隋国扬和中邦置业集团董事长、总裁卫平代表合作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在新赛季中上海中邦与上海东亚进行资源整合之后,中邦将一线队优秀球员补充进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东亚足球俱乐部将1993和1994年龄段球员梯队交给中邦,组成 “新中邦”队,代表上海出战2013年全运会男足比赛,从2011年开始,“新中邦”队将参加中乙联赛锻炼队伍,并且聘请从西安浐灞队下课后一直赋闲在家的上海籍名帅成耀东执掌“新中邦”队的教鞭。 一方面可以让年轻球员得到锻炼,另外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中邦的资金和资源,减轻根宝基地的一些压力。

但是对足球的狂热,卫平并不满足于一支在中乙锻炼的青年军,2011年12月31日中邦和东亚再次合作,上海东亚以三年3000万元的价格将冠名权出售给中邦集团,以中邦集团旗下的特莱士红酒命名,队名更改为“上海特莱士队”,而“上海东亚”作为俱乐部名称仍然予以保留,这是徐根宝在球队十年历史上拿到的最大一笔赞助。上海东亚队也在拿到这笔赞助后,在2012赛季的中甲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提前三轮冲超成功。

上海东亚可以顺利冲超,卫平和他的上海中邦集团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中邦集团在东亚最困难的时候提供赞助,东亚冲超的日期很可能被无限推迟,特别是在球队冲超最关键的时刻,卫平给徐根宝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冲超,大不了我把后面两年的赞助费提前给你,我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但是东亚冲超成功以后,资金问题再一次摆在了球队面前,现有的资金已经不足以让东亚在中超有一番作为,为了让上海有一支能与广州恒大相抗衡的球队,在经过多方协调后,上港集团全资收购了队员年龄结构、潜力与实力各方面都不错的东亚足球俱乐部。作为球队投资人的卫平无条件的终止了与东亚足球俱乐部的赞助合同,并且将在乙级征战的中邦全运队无条件归还东亚,无条件转让中邦足球训练基地。卫平和上海中邦集团全面撤出了中国职业足球。

为上海足球站了最后一班岗

2014年年初,恒大足球俱乐部想要出巨资收购上海“幸运星”足球队,当时队里有一批上海颇具足球潜质的“希望之星”,也已经形成了梯队发展的基础。考虑到上海足球的发展,上海市有关部门叫停了恒大的这次收购。在有关部门的游说下,上海某单位同意出资收购“幸运星”足球队,将这批上海足球的“希望之星”留在上海锻炼发展。 但天有不测风云,出资收购的单位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将“幸运星”足球队陷入“出不去留不下”的尴尬境地之中。 内外交困之际,“幸运星”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易文兵找到了卫平,希望中邦可以出资留下这批球员。如果单纯的从商业角度考虑,那么结果只有一个:赔钱!因为是一次投入大产出小,甚至没有产出的投资。 但是深爱足球的卫平面对这批足球“希望之星”的尴尬处境,再一次挺身而出,将这批球员留在了上海滩。

在卫平接手上海幸运星的这一年中,幸运星足球俱乐部将95/96梯队输送至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97-98梯队和99-00梯队输送到了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的梯队,为上海足球站了最后一班岗,之后上海中邦便不再与足球有任何关系。

总结

作为一名商人,卫平投资足球的经历可以分为两部分看,2011年之前的卫平投资足球,可以说是从商业方面考虑的,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卖房子,房子卖到哪,中邦队踢到哪,有些球迷甚至称卫平就是一个靠足球卖房子的投机分子,而且是一个失败的投机分子。 但是从2011年之后,也就是成立上海全运队之后,卫平开始真正的从足球的角度开始考虑问题,建设球队,不光是在男足方面投资,还从2012年到2014年投资上海女足,并在2014年入主上海女足青年队,上海女足青年队以上海中邦女子足球队的名义参加了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 卫平为上海足球做了一个非常大的规划,“第一步,先把上海的足球资源进行整合,关键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取得与上海这座城市相匹配的地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以足球作为文化艺术这条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进行股份制运作,进而实现上市的目标。” 他还希望能跟大学合作,用自己出钱为学校建设场馆场地的方式,让年轻队员走进大学,过上真正的大学生活,并且从学校找到一些好的苗子。 卫平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也曾经一度看到过将梦想变为现实的曙光,然而在现实面前,理想又是那样的不堪一击,自己设计出来的方案因为种种的原因无法实现,卫平最终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在足球圈里,卫平的评价非常高,称他是真正的生意人,讲究诚信,不瞎搞,不胡来。 一名上海足球名宿级的人物曾经这样评价他:“卫平是个好老板,就是资金上稍微薄弱一点,否则球队交到中邦手里去做,没准真能做出个样子来。”